导航菜单
网站标志
自定内容

扫描二维码

关注“教装商情”公众号

搜索
王正:学校是我一生最好的作品
作者:学品杂志    发布于:2020-08-18 13:30:59    文字:【】【】【
摘要:在广州市白云区有一位年轻的校长,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育人”……

在广州市白云区有一位年轻的校长,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育人”。从教19年,当了7年校长,创办过一所新学校,目前正在转型一所学校。他对教育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用跨界方式管理学校,用校本培训唤醒教师,让一所薄弱学校在他手中焕发出生机和活力。他就是颜乐天纪念中学校长王正。最近,本刊记者走进颜中,去听听王正校长的教育故事。


颜乐天纪念学校是一所怎样的学校,您担任校长这几年,学校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王正:从占地面积看,颜中是一所大学校,占地153亩,逾10万平方米;从校园环境看,颜中是一所漂亮的学校,布局合理,绿树成荫。但从办学情况看,颜中却是一所薄弱学校,成绩一直很低迷。究其原因,一是生源情况不好,二是师资结构老化。总之,颜中办学成效和办学潜力不匹配,存在诸多问题,并陷入了恶性循环,颜中的改变任重道远。

2017年,我调到颜中工作。在全面调研、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颜中,一所不仅有‘颜值’的学校”的响亮口号,明确了“办有尊严的学校,做受人尊敬的颜中人”的奋斗目标,制订了颜中“建设、奔跑、蝶变”的三年发展规划,采取了“外树形象,内强素质”等很多举措。比如,在树形象方面,我们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创办了《颜中》校报,密切了学校和家长、社区的联系,改变颜中的公众形象;与对口直升的6所小学组建“6+1”联盟,探索“3+1”捆绑发展模式;请专家指导进行学校顶层设计,修改了校徽等VI系统,提升办学品位。在强素质方面,对师资队伍,我们致力于解决“两个力”:一是实行“制度框架之内的人本管理”,采取了暖人心、强士气等举措,解决“努力”的问题;二是强化校本培训,大力开展“请进来,走出去”系列活动,解决“能力”的问题。


学生和学校的变化远超我们的预期。颜中曾经以一个学期进步8名、9名、12名的速度狂飙突进,仅仅用了一年半,我们就在白云区39所公办初中排名前十;从中考看,颜中中考平均分2018年比2017年提升16分,2019年又比2018年提升了58分,实现了完美逆袭;从招生看,颜中办学口碑大幅提升,2018年招生情况火爆,学位爆满,30多名颜中招生地段外学籍的学生纷纷回流,选择以户籍入读颜中。

更为重要的是,颜中师生更加阳光自信,作为颜中人的幸福感、自豪感更强,颜中的品牌建设初见成效,社会认同度、美誉度极大提升。

在您看来,学校发生这样的变化,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王正:学校要发展,教师是根本;教师要成长,培训是关键。我个人非常重视通过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过这样一些教师,每天想的、聊的都是房价如何,下班去哪里买菜等生活琐事,对工作却关注得很少,这是教师职业倦怠的典型表现。这样的老师,很难在专业上有所建树,也很难适应新的社会需要。我觉得,目前教师专业发展存在三个普遍性问题:


一是专业发展意识淡薄。教师是专业技术人员,需要工匠精神,不断打磨自己的教学技艺。但有些教师更多的是按部就班干工作、心安理得吃老本,导致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手段单一,在完成新手型教师到熟手型教师的转变后,很难实现从熟手型教师向卓越型教师的突破。

二是专业发展方向不清。有些老师萌发了专业发展的意识,但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有哪些?自己适合主要朝哪个方向发展?却懵懵懂懂,不清楚。这时,就很需要强化校本培训,为不同发展阶段、能力特点的教师制订相应的职业发展规划,促进其提升转型。

三是专业发展路径不明。部分教师有了专业发展的强烈意识,也选定了专业发展的明确方向,但如何去实现它?应该分成几步走?应该锤炼自己哪些方面的能力,增强哪些方面的修为?却不甚明了。造成走错路、走弯路、绕远路的情况时有发生。

校本培训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可以一校一案,一人一案,唤醒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明确教师专业发展方向,明晰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从而搭建起教师职业成长的快车道。

这些问题可能就是颜乐天纪念中学之前一直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吧?那么,校本培训又是如何解决这些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

王正:首先,唤醒教师专业发展意识。只有激发出专业发展的主体意识,教师能够积极发展、主动发展了,才谈得上教师的专业发展。其次,指明教师专业发展方向。教好书、育好人,是教师的天职和使命,这是基础和根本。但在这个根基之上,根据教师个体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我把教师职业成长归纳为三个方向:学科教学方向,德育教育方向,行政管理方向。最后,理清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教师的职业成长,也必须遵循逐步达成阶段性小目标、最终实现大目标的规律。比如,选择“学科教学方向”,就必须历经学科教师、学科带头人、名教师、学科教学专家的发展过程;选择“德育教育方向”,就需要历经班主任、优秀班主任、名班主任、德育教育专家的发展过程。除了德育和教学这两条主线外,还可以选择“行政管理方向”,就需要历经中层干部、校级干部、名校长、学校管理专家的发展过程。当然,在现实工作中,这三条发展路径并不是单向的,常常是相互交融,互为补益的。

其实,我更主张将教师的专业发展称之为教师的职业成长。去年,我在我们学校开展了《教师职业成长的方向和路径》系列讲座,主要从“道、术、忌”三个方面,讲了九个要点,提出了“想、干、教、学、写、抓”六个具体举措。从培训效果看,还不错,基本达成了预期目的。


听说您的教育经历比较丰富,在成长过程中也完成了多个角色的转换?

王正:我2001年大学毕业来到广州,进入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工作。那时候住的宿舍是五十年代的瓦房,两人一间,房间里装了一个水龙头,可以冲凉,没有热水,条件比较艰苦。

最开始的时候,我的理想是做一名优秀的男语文教师。那时候年轻,一节课四十五分钟,上课四十分钟,最后几分钟就留来天南海北的侃,孩子们都很喜欢。其实吹水神侃的过程,就是开阔学生视野,训练和开发学生思维的过程。有一篇课文叫《胡同文化》,我就从胡同文化延伸到很多的文化现象,比如说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厕所文化、牛仔文化等,以此阐释文化的本源和内涵。

就这样过了三年,高考时,整个年级13个班,我当班主任的班语文第一,我教语文的班级第三。当时主管教学的副校长评价我说:“能够把文科班的语文教好不算本事,能够把理科班的语文教好,这才算本事。王正就是这样一个能把理科班语文教好的老师。” 


2004年,我担任学校的语文科组长,2007年担任学校教研处副主任。担任中层干部后,工作重心开始慢慢转移,我对学校的行政管理、运行方式有了更多的认识。2010年初,我被借调到区教育局党政办公室工作,主要负责局层面的文字工作,历时两年八个月。回头再看那段借调经历,感觉对我的成长至关重要,因为我开始从教育行政的视角去看待教育区域教育,看问题的高度、广度、深度都得到了锤炼,获益匪浅。2012年,我重新回到六十五中,担任校长助理。2013年,学校派我去创建六十五中同德校区,用四年时间,让同德校区走出了一条从寂寂无名到站稳脚跟,再到小有名气的路。2017年,组织安排我担任颜中校长,开始在颜乐天纪念中学的这段办学历程。

在过往经历中,您印象中有哪些比较难忘的记忆?

王正:从教19年,回顾过去,难忘的事情太多了,但有两个故事可以讲一下,因为以前它们逐步建立了我的“学生观”,以后也会持续影响我的“教育观”。

第一个故事,我称之为:永远的高三(1)班。

2004年,我第一次带高三毕业班,当班主任。那时高考还分X科,我们是物理班。开学伊始,我豪气干云地在教室里挂起一副对联。上联“物竞天择笑看花开花落高考夺魁舍我其谁”,下联“理所当然静观云卷云舒六月花开我辈称雄”。因为我们是高三(1)班,所以横批就是霸气侧漏的:“永远争第一,永远是第一!”我还写了班歌《誓登高考龙虎榜》,改编自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现在我还会唱:“雄赳赳,气昂昂,奔赴高考场,为祖国,为父母,就是为理想。一班好儿女,齐心团结紧,誓登高考龙虎榜!”十多年过去了,但那师生同心、并肩前行的一年却记忆犹新。

那一年,65中高考大获全胜,刷新了多项历史记录。我们高三(1)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综合,也就是高考的所有科目,都在年级13个班里排名第一,用成绩实现了我们“永远是第一”的铮铮誓言。

2011年国庆节,65中校庆,高三(1)班的学生全都回来了, 53个同学,毕业七年多了,我竟然一个不错地认出了所有人。我们一起回忆高三那一年的点点滴滴,有学生感慨地说:“老师,那一年的努力,改变的不仅仅是我的高考!”我很感动,也有一点小幸福。或许让自己的学生在最好的年华实现了最重要的人生跨越,并且拥有了坚守梦想、积极上进、奋勇拼搏的精神品质,就是为人师者的职责担当,也是为人师者的幸福。我从中更深刻地明白了一个道理——你把学生捧在手里,学生就会把你装在心里。


第二个故事,我称之为:同德梦想。

2013年,学校派我去创办65中同德校区。开学时,我们只有18个老师,一百多学生,一栋楼,吃、住、学全都在那栋楼里,条件非常艰苦。

在白云区教育局的支持下,我们边办学、边建设,仅仅两年时间,就在一片荒地上,矗立起了4栋教学楼。忘不了,从起地基,到现雏形,到封顶,到竣工,师生翘首以盼、奔走相告的情形;忘不了,2015年夏天挥汗如雨、冲刺建设的日子,和工人一起蹲在台阶上吃过的那些盒饭;忘不了,开学前六百多师生挽起袖子,亲自动手,把学校每一个角落打扫得干干净净,那由衷的喜悦;更忘不了,那条“老师们、同学们,欢迎回家”的大红标语,是那么的夺目、耀眼,它不知道温暖了多少人的内心,又湿润了多少人的眼角。

俞敏洪说:“人的一生,一定要有一段让你回想起来就热泪盈眶的日子!”我想,于我而言,在同德那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的四年,就是那样的日子。四年,对一所学校的发展而言,实在太过简短,但同德校区就是走出了一条从寂寂无名,到站稳脚跟,到声名鹊起的路。有人问:容易吗?真不容易!怎么做到的?答案只有一个:必须让学生成为学校真正的主人!

因此,我们大胆地相信学生、依靠学生,放手让学生去干、去试。于是,我们有了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自己剪辑合成的微电影,《青春在追我》《青春未来式》屡获大奖;我们有了学生自己担任编辑的校报《同德》、校刊《莘墨》,两年出版了十多期;我们有了自己作词、演唱、伴奏的校园民谣《同德梦想》,并制作了MV,广为传唱。

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他认为,大师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我说,学生是学校存在的价值。不关注、不致力于学生的成长,学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那在过去的这段办学经历中,您的管理理念有哪些变化呢?

王正:管理是一门艺术,从既往的经历中,我也产生了一些粗浅的看法,现在我将学校管理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叫人本管理。就像家长式的管理,把教师当成家庭成员、兄弟姐妹一样。这样的管理可以激发活力,建立一种亲情联系,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共识,朝着共同目标努力。这种管理貌似粗放,但实际上是扁平化管理,沟通成本小,管理效率高,非常适合一些小的学校或者新兴的单位。

第二个阶段叫制度管理。我比较赞成“基于制度框架之内的人本管理”。这是一种人文和制度相融合的管理,是一种刚柔相济的管理方式:制度是红线、底线,绝对不能逾越和突破;而人本是润滑剂、催化剂,以工作目的达成为追求,允许存在管理的灰度空间。这种管理方式,应该适用于绝大多数学校的现状。

第三个阶段叫文化管理。当学校发展到一定高度,学校文化积淀足够深厚,学校制度成为共同信念,学校管理就自然而然进阶到了文化管理的层次。在文化管理的阶段,校长不再是具体事务的掌控者,更多成为了学校的精神领袖,用思想去引领学校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在真正的名校,已经实现了这样的管理模式。

您谈到了这三个阶段的管理理念,那么您的管理思想是如何形成的呢?

王正:完全称不上管理思想,这只是我的一点心得体会。这些心得的形成,可能和我的成长经历有非常大的关系。

从我的任职经历看,我做过科组长助理、科组长,主任助理、副主任、主任,校长助理,分校区校长,再到校长,可以说,都是小碎步,半步半步地往前走,这让我对学校运作的每个环节都非常熟悉。


从我的工作经历看,我既有基层学校的工作经历,又有教育行政管理机关的工作经历,特别是在教育局工作的两年多时间,给予了我很多能力锤炼上的帮助。由于我在机关主要负责文字材料,所以要求我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民办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都要非常了解,同时必须对教育教学、人事、财务、基建、信息、装备、招生考试、督导评估也要比较熟悉,还需要每学期实地调研二十多个教育单位。这些经历,可能对我当好一名校长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据说在学校管理上,您用到了跨界的思维,是什么让您有了这样的想法?

王正:可能是个人性格的原因,我喜欢和各行各业的人聊天。毕竟这个世界有三百六十行,仅了解教育这一行,难免造成眼界狭窄。

好像是2012年,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学校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非常流行。我无意中和一个搞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朋友聊起,并大赞这个分析法。他一脸难以置信的表情:“这是企业竞争力分析和人才测评早就用烂了的分析办法,你才知道?”我在为自己的孤陋寡闻而无地自容的同时,也萌生了一个想法,万物都是想通的,我能不能把其他行业好的经验沿用到学校管理里面呢。

等到有次看北京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的书,说他常常把一些企业管理的方法运用到学校管理中,并且收了很好的效果。当时,我真的有了醍醐灌顶之感,我逐渐感觉到,教育是一个相对封闭的行业,而商业等行业的发展,由于市场化的冲击和要求,在管理上有时远远走到了教育行业前面。比如,企业的品宣、质控、团队建设、客户拓展等等,很多都能带给我们启迪,拿来为我选用,完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学校。


在此基础上,我又萌生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些想法。我称之为,要想当名教师,必须多方取经,学会“三跳”:

一是跳出学科看学科。比如,你是一个语文老师,你就不能只是研究语文教学方法。你可以去向音体美老师请教,你也可以去听听理科老师的课,是否可以把他们缜密的逻辑思维迁移到语文教学中来?

二是跳出地域看教育。有时候,我们埋头苦干,终于研究出一些成果,结果到其他地区去一看,发现别人可能十几年前就这样在做了。我们即便不能去北上苏杭等教育理念先进的地方实地考察,为什么不可以利用现在便捷的互联网去取取经?

三是跳出行业看教育。我很倡导这一点。始终局限在教育这个行业里面,难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从其他行业的视角看教育,就会发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可能会对教育有个更清晰、更全面的认识;用其它行业的技巧来解决教育的问题,可能会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随着白云区教育整体规划布局调整,颜乐天纪念中学目前正面临着转变办学方向的需要,存在着很多的变数和未知。但对于以后自己的人生路将怎么走,王正其实已经非常明白。人这一辈子,能够真正做好一件事,就算不虚度、不枉过了。力争做一名优秀的学校管理者,把学校作为他一生最好的作品,就是他的选择。

人物
全屏背景

Copyright © 2019,www.jyzbsq.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 

深圳市华裕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未经许可 严禁复制  海洋网络提供网站建设   BAIDU SITEMAP  粤ICP备19033845号

联系地址: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道桂花社区赤花岭新村1巷1号 E-mail:liuxiaohua@jyzbsq.com  服务热线:0755-21071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