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网站标志
自定内容

扫描二维码

关注“教装商情”公众号

搜索
1998-2018:从20年教育信息化政策变迁看未来
作者:鲍广宇 卜禹超    发布于:2019-09-23 17:30:58    文字:【】【】【
摘要:梳理教育信息化政策文件,可以看到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逐步完善过程。

“教育政策”是国家管理和发展教育的主要手段和工具,而基础教育信息化政策研究有利于发现政策形成和执行落实过程中的问题,评估政策目标的恰当性,加强基础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使政策更加科学、严谨、务实,有助于政策的落地和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实践和探索。同时,梳理教育信息化政策文件,也可以看到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逐步完善过程。


教育部政策文件中体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点


1998年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在高等学校中进行试点,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关于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意见》:在少数有条件的地区和中小学开展中小学远程教育试点;扩展教育资源, 提高师资水平; 建设学习资源中心,开展家庭教育,  提供学生主动学习的条件, 推进素质教育;特别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解决老少边穷地区教育问题;2010年前后完善有关法规,使现代远程教育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2000年

《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课程建设;全面启动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师资队伍建设;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工作。

《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教基〔2000〕34 号):用5-10年时间, 使全国9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 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 提高所有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 使全体教师能普遍接受旨在提高实施素质教育水平和能力的继续教育;2005年前, 争取东部地区县以上和中西部地区中等以上城市的中小学都能上网; 西部地区及中部边远贫困地区的县和县以下的中学及乡镇中心小学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联通;2010年前,争取使全国90%以上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都能上网;不具备上网条件的少数中小学校也可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育教学资源。


2001年

《教育部2001年工作要点》:加大用信息科学提升和改造传统学科的力度;在全国普通高级中学和大中城市的初级中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启动“校校通”工程;加强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


2002年

《教育部2002年工作要点》:继续实施“校校通”工程,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大力推进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成员组成、工作机构设置及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纪要的通知》:大力推进全国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运用信息化技术实现教育的超前和跨越式发展;加快信息化人才培养步伐;用信息技术推动教育的发展;整合教育信息资源库;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学校信息化建设支持力度;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推动教育观念的更新;加快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步伐。

教育信息化“十五”发展规划(纲要):到2010年,基本建成覆盖全国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全民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信息化人才培养基本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发达地区的中小学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将覆盖中西部所有中小学;争取县以上城镇中小学都能上网;在中西部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建立30万个光盘播放系统;有条件的中小学建立5万个卫星教学收视点;依托中心学校逐步建立乡镇农村计算机网络信息站;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育;以地区为中心建立城域网,争取2010年90%以上中小学实现“校校通”;重点加强中西部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信息化设施建设。


2003年

《教育部2003年工作要点》: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强“校校通”工程建设,提高中小学计算机配备水平和信息技术课开课率;推进农村计算机信息接收站和农村乡镇中心学校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加强教育教学软件的开发和建设,办好网络学院,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以新课程培训和信息技术培训为重点,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

《2002-2003年教育信息化发展概况》:更加重视现有资源的整合和共享,重在建设分布式的教育资源库和信息共享交流平台;全国已有1.26万所普通高中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占同类学校总数的92.15%;以课题研究的形式推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取得了一定进展,每年有近4000万中小学生接受信息技术教育;教育信息技术标准化制定和推广深入开展;在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的贫困县,建设了5000个远程教育教学示范点。


2004年

《教育部2004年工作要点》: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积极推进国家级教育信息化应用支撑平台建设;大力加强信息技术应用人才培养。

《2003-2004年教育信息化发展概况》: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和方式,积极引入优质教育资源,缩小东西部教育差距;构建一流的教师教育平台,向全国征集优秀教师教育课程教材资源,课程资源共享。


2005年

《教育部2005年工作要点》:以面向学生应用为主要目标,大力推进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制定教育信息化标准与规范,加强各级各类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国家教育资源服务体系,提高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的应用水平。

《2004-2005年教育信息化发展概况》

基础设施进一步普及,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正在逐步改观,资源体系雏形基本形成;约6%的中小学(38000多所)基本建成校园网;中小学拥有计算机约719万台,生机比27:1;农村中小学共建成7,000多个计算机教室。


2006年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成立教育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的通知(教人厅〔2006〕7号):统筹协调管理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共性问题;负责研究制定宏观规划和相关政策,推进教育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资源整合共享、网络安全保障、标准化、信息技术研发与应用、信息化人才培养;负责重大项目审批与管理等相关工作。

《2005-2006年教育信息化发展概况》: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应用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建成了基础教育资源库;“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配备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设备2.5余套,覆盖中西部农村小学教学点6.7万个,农村小学16万所,农村初中3万多所;区域发展不平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滞后,应用与服务水平亟待提高。


2007年

《2006-2007年教育信息化发展概况》:基础教育资源中心的多媒体资源已覆盖初中6个学科和小学3个学科,共2052个学时;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课程资源建设已开发学历教育网络课程1942门,非学历教育网络课程2135门,注册教师16.3万;区域性教师网联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四川、福建等省已成立省级区域性教师教育网络联盟。


2011年

教育部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及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教人厅[2011]8号):由袁贵仁部长任组长的“教育部信息化领导小组”,下设“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简称:教育部信推办);具体负责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全面系统地推进教育信息化在顶层设计、体制机制、重大项目和示范引导等方面工作。


2012年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强学校宽带网络建设;特别强调农村学校的宽带网络建设;开发优质数字化课程教学资源;重点开发师资短缺课程资源、民族双语教学资源。

教育部关于开展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通知(教技函〔2012〕4号):2012年申报区域综合试点以县(区、市)为主,每省2个;基础教育学校试点每省20所;4年中小学学校试点1000所左右;重点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优质资源共享与应用、教育教学模式创新。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在促进教育公平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构建信息化学习和教学环境;统筹做好教育信息化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整合和集成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推广应用教育信息化标准,培养教育信息化后备人才。

教育部关于成立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部际协调小组的通知【教技函〔2012〕32号】: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统筹规划、协调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研究解决推进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共同推进教育改革发展重大项目“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施


2013年

《教育信息化工作进展情况》:义务教育领域,国家建设了近15000学时的视频教育资源库,覆盖1.6亿农村学生;不少中小学建有校园网,大多数农村中小学装备了信息终端设施,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平均生机比已由2008年的19:1提高到2011年的13:1;国家加大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学校信息化政策倾斜和扶持力度,缩小了区域、城乡之间的“数字差距”。


2014年

《2014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总结提炼形成可资借鉴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模式,大力推广、深化应用;加快缩小区域、城乡、校际间信息化基础设施差距;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制订印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推动信息化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总结、提炼并指导形成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的模式,全面推动中小学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促进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成立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咨询专家组,完善教育信息化决策咨询机制。


2015年

《2015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全面深化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坚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入普遍应用为导向,推动教育理念变革;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推进教育信息化制度规范建设;扩大实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开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深化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信息化发展状况的监测与评估研究。


2016年

《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示范推广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和经验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深入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推进教育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建设;重点保障农村边远地区学校信息化建设投入;开展利用信息技术转变教学模式、改进教学管理的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应用;推动教育信息化研究基地建设,继续支持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和标准规范研制;深化教育信息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通过融合创新提升教育信息化的效能;通过深化应用释放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作用;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全覆盖与网络教学环境全覆盖,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服务基本满足信息化教学需求和个性化学习需求,优先提升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学生信息素养显著提升,形成一批有针对性的信息化教学、管理创新模式;进一步健全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要制订针对区域、学校、课程、资源、教师、学生信息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办法,将相关评估纳入教育督导工作。


2017年

《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的学校互联网全覆盖、网络教学环境全覆盖,接入带宽10M以上的中小学比例达到70%,多媒体教室占普通教室比例达到80%,普通教室全部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学校比例达到60%;组织开发266学时的农村中小学教学资源;针对不同信息化教学应用模式,试点组建若干区域、学校联盟;出版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案例集,在基础教育领域培育形成30个区域和60个学校示范案例;基本完成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1000万名中教师的培训任务;推动中小学信息化教学常态化应用;多种形式指导和推动地方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


2018年

《2018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实施学生信息素养培育行动,探索建立中小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将信息技术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开发完成362学时农村中小学数字教育资源并免费播发应用;启动实施新周期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互联网接入和提速,接入带宽10M以上的中小学比例达到80%,多媒体教室占普通教室比例达到90%,拥有多媒体教室的学校比例达到90%;加快推进中小学“宽带网络校校通”;引导数字校园和智慧校园建设;建立制度性的网络教研和名师工作室为工作抓手,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普遍应用;推动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示范;实施新周期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建设7个创新培训平台;打造一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示范校;启动面向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指标研究和面向师范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及培养模式研究;加强教育信息化专家团队和研究基地建设;提高教育系统网络安全保障能力。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推动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养转变、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




人物
全屏背景

Copyright © 2019,www.jyzbsq.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 

深圳市华裕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未经许可 严禁复制    粤ICP备19033845号

联系地址: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道桂花社区赤花岭新村1巷1号 E-mail:liuxiaohua@jyzbsq.com  服务热线:0755-21071640